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 28号B座16层
电话:010-63212888
传真:63211289
 
公司新闻 网站首页 >>公司新闻
开发性金融如何做好“三农”这篇大文章

编者按
     “三农”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。在国家一系列强农、惠农、富农政策的有力促进下,“三农”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,粮食生产实现“十一连增”,农民收入增长实现“十一连快”,“三农”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。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农业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,农村改革步入深水区所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,保障粮食安全、产业安全的难度不断加大。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,国开行要创新服务“三农”融资模式,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投放。   
     作为我国中长期投融资领域的主力银行,国家开发银行近年来创新模式,以规划先行为引领、机制建设为基础,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、农业产业化、小微企业发展和扶贫开发为重点支持“三农”发展。 
     国开行历来将服务“三农”作为全行一项重要工作,不断增进服务“三农”思想认识,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和中长期投融资主力银行优势,大力探索创新开发性金融服务“三农”的模式和方法,为打通“三农”融资瓶颈、弥补市场短板、推进农业农村改革、城乡统筹发展和重大农业项目建设提供融资、融智支持。
     截至去年末,国开行涉农贷款余额9980亿元,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3%,为全国31个省区市、400多个地级市(州、区)、1000多个县市提供了开发性金融服务。

筑牢“三农”发展基础 
     农业增效、农村发展、农民增收,在很大程度上与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息息相关。改革开放30年来,我国农业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,但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仍处于较低水平,成为制约“三农”发展的重要因素。 
     国开行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,在黑龙江、吉林、四川等粮食主产省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,将涉农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有效整合,承诺10亿元支持黑龙江肇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。同时,聚合银、政、企多方资源,打造市场化融资主体,融资16亿元支持江苏无锡、沛县等示范区生态、高效设施农业项目。通过金融创新,国开行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与特色,立足投、贷、债、租、证综合金融服务优势,以经营性租赁、供应链保理融资和流动资金贷款相结合的方式,融资11.42亿元支持江西正邦集团百万头猪养殖项目,探索出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方式。
     截至2014年末,国开行累计支持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等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项目900余个,发放贷款350亿元,贷款余额200亿元,积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;累计支持国家和地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2624个,发放贷款5044亿元,贷款余额3103亿元,占全国金融机构水利贷款份额的50%以上,是支持我国水利建设的绝对主力;累计发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.04万亿元,贷款余额4943亿元,其中,农村危旧房改造贷款147亿元,支持建筑面积1.2亿平方米,惠及621万贫困群众,中小学校舍改造等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贷款376亿元,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48亿元,有效改善和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。

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
     农业产业化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有效途径。国开行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充足、价格稳定和质量安全为目标,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,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。国开行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拉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引擎,与农业部共同推进北京、河北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等12省市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试点,支持首农集团、雨润集团、北京德青源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,截至2014年末,累计支持1300余个农产品加工项目,发放贷款440亿元,贷款余额137亿元,有效发挥了农产品加工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。 
      国开行在实地调研北京新发地和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,创新提出“投融资平台、生产建设平台、加工物流平台+政府补贴、银行贴息+政策性农业保险”的设施蔬菜产业融资模式,有效支持了河北、山西、江苏等省设施农业建设。截至2014年末,国开行累计发放680亿元,贷款余额230亿元,支持“菜篮子”农产品生产和加工,为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。 
      高效、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,国开行融资80亿元支持山东泉林纸业秸秆制浆造纸综合利用项目,打造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样板,被国家发改委选入中国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,并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。国开行立足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国际合作,累计促成317个农业国际合作项目,成功支持光明集团收购英国第二大谷物食品生产公司、广垦集团东南亚橡胶种植等一批重点、重大农业国际合作项目,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
 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
      多年来,国开行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服务“三农”的重要内容,探索形成了以建立“人人享有平等融资权”的金融普惠体系为目标的小微企业批发贷款模式。通过搭建以“组织平台、融资平台、担保平台、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”为基本构架的“四台一会”,国开行批发、批量支持县域加工业、服务业等领域小微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。
    目前,“四台一会”模式已经在100余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得到运用,累计支持近400个农业项目,发放贷款逾200亿元。通过批发贷款的方式,国开行解决了农户抵押不足、信用单一、贷后监管难的问题,有效缓解了农户“贷款难”。在天津蓟县,以农民合作社为贷款主体,通过组建农民互助联保小组,把分散的农民个体信用整合成信用联合体,由农民合作社向农户发放“银政合作小额信用贷款”,大力支持当地设施农业发展;在青海循化,以当地小微企业为贷款主体,通过“公司+农户”模式,整合团省委、担保机构等多方力量,有力带动了少数民族妇女就业;在宁夏盐池,以县国资公司为贷款主体,通过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,构建“平台+小贷中心+农户”模式,促进了基层金融与基层村民组织的多赢发展。 
 截至2014年末,国开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.03万亿元,覆盖制造业、农林牧渔业、批发零售业等近20个行业,惠及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农户、创业青年、城市下岗职工等各类社会群体。

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 
  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实践者和先行者,历来将扶贫开发作为民生业务的重中之重,创新了机制扶贫、教育扶贫、基础设施扶贫、产业扶贫、融商扶贫等多种模式,在市场与政府之间探索出一条支持扶贫事业发展的开发性金融道路。国开行与农业部、商务部共同开展多项重要课题研究,共参与、支持或自主编制国家、地方、县域各类涉农发展规划2000余个,为更加科学、全面地支持“三农”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同时,编制《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系统性融资规划》、《甘肃省扶贫开发咨询报告》等多个扶贫项目规划,因地制宜探索开发性金融支持贫困地区新模式,得到国家民委和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。
      通过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,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人居环境;通过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,有力带动了贫困地区中小企业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致富增收;通过向贫困地区提供无偿援助,组织开展公益慈善活动,形成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两轮驱动的有利局面;通过将国开行的客户资源与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的会员资源有机结合、相互融通,助力贫困地区招商引资,整合多方优势资源,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。截至2014年末,国开行累计向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发放贷款1.75万亿元,贷款余额9350亿元,形成了河北滦平华都肉鸡产业扶贫、河北丰宁奶业扶贫等多个成功案例,实现了从“输血式”扶贫到“造血式”扶贫的转变,有力推动了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。

   (文:《金融时报》记者谢晶晶 通讯员郭平山;原文标题为《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 国开行大力支持“三农”发展》)

 
 
 上一篇:新一轮棚改:中央期待地方、金融和市场能给出新东西
 下一篇:国开行与河北省政府签约 助力燕赵大地转型升级
 
国信融华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7183号-1 技术支持:创世网络